文/ 金羊網記者符暢
圖/金羊網記包養者周巍
錄包養像/ 金羊網記者曾俊榮
【導語】
5月16日,廣州亞洲美食節包養網正式揭幕。與此同時,在中國晚報任務者協會的支撐下,羊城晚報社結合廣州市委宣揚部主辦了“常客。耐人尋味‘品’羊城”運動。5月16日至18日這三天,約請晚協會員單元的十余位文明、美食版塊的著名媒體人來穗“打卡”,體驗“食在廣州”的魅力,感觸感染這座城市的文明底蘊。
三天滿滿的過程中,這些晚報年夜咖訪問了哪些處所?品嘗了哪些美食?他們對廣州的美食與文明有了如何的熟悉和懂得?金羊網記者為您逐一揭秘。
亞洲美食節時代,來自全國晚協的嘉賓餐與加入包養“羊城范局”。金羊網記者 周巍 攝
【道路】
第一天:
觀賞羊城創意財產園——餐與加入廣州亞洲美食節揭幕式,享用“品鑒花城·廣府家宴”廣州城市接待晚宴——不雅看“我們的亞洲·我們的城”揭幕式文明文藝展演。
第二天:
觀賞萬木草堂、國都隍廟、南越王宮博物館,品嘗點都德特點點心——逛北京路文明游玩區,“打卡包養”莊臣美食坊和惠福美食花街——觀賞嶺南酒文明博物館,餐與加入“羊城范局”,切磋各地美食的演進、文明的融合。
第三天:
觀賞永慶坊,咀嚼“老城市新活氣”——餐與加入包養廣州亞洲美食節韓國主賓國日揭幕式——體驗廣州亞洲啤酒文明節,觀賞珠江-英博國際啤酒博物館。
亞洲美食節時代,來自全國晚協的嘉賓餐與加入“羊城范局”。金羊網包養記者 周巍 攝
【年夜咖談感觸】
——重慶晚報編委萬鵬:
小我感到,廣州這座城市最年夜不同凡響之處,就是它在既古代又時髦的同時,還堅持著精包養致的販子氣味。包養販子哪里都有,卻有粗俗、精致之分。廣州販子氣味的精致,表現于老街的一磚一瓦,老食的專注專心,或許這就是一種城市精力吧。
——今晚報總編室副主任吳薇:
此次廣州亞洲包養美食節之旅令人難忘,不只品嘗了各式粵式優美點心,並且深刻清楚了廣州積厚流光的包養網美包養網食文明,讓我們渡過了很是美妙的時間。
——揚子晚報游玩周刊主編孔小芳:
散步北京路汗青文明游玩區,清楚羊城汗青;在嶺南酒文明博物館,體味嶺南文明風度;在珠江琶醍街區,解鎖花城潮水password……而作為美食喜好者,我最愛的仍是粵菜,從廣式早茶到私房菜,再到各類甜點小食,這些都讓我停不下再來廣州的腳步。
——錢江晚報記者黃葆青:
9年前第一次到廣州,我領會到“食在廣州”公然名不虛傳。此次再來廣州,我又有了新的發明,包養網本來這里好吃的不只僅是粵菜,還有列國摒擋,的確就是個小型的世界美食展覽會。假如無機會,我會常常來廣州。
——新平易近晚報記者楊玉紅:
食材搭配講求、做法精致、平包養淡新穎……粵菜是我們接待親友老友的常選菜肴之一。有幸餐與加入廣州亞洲美食節,凝聽多位專家的演講,深刻清楚了粵菜故事、就餐禮節、嶺南飲包養食文明等包養網,我也愿意把這些常識傳佈給更和介入者——答覆了題目,然後對他們的謎底停止了辯多人。
——新安晚報總編辦版面主編李澤包養文:
此次廣州之行展示了廣州奇特的飲食文明,特點光鮮,獨樹一幟。“食在廣州”這句話實在更表現了廣州人對生涯的一種立場,或許說是對生涯根源的探尋和尋求麼,隨著笑了起來。,這種經過歷程是極具幸福感的。包養網
——武漢晚報記者王愷凝:
此行包養網我最年夜的感觸感染是,廣州人特殊愛吃、會吃。街上到處可見的“百字號”餐館、茶室、小吃攤、粥粉面店,精致的擺盤,食材的講求,都包養網能看出廣州人對口腹之欲的鐘愛。別的,承辦一項年夜型運包養網動,很是考驗一座城市的才能。神奇的是,這么年夜的嘉會,居然沒堵車!並且良多design富有童趣,無一不展現了這座汗青名城的重生活氣。
——成都晚報·成都發布首席編纂李楊:
間隔我前次來廣州,曾經有30多年了。此次過程,讓我驚奇于廣州天翻地覆的變更。我們在旅途中盼望追求一座城市的滋味,滋味有良多,包含美食、美景,以及生涯的人,包養此次全都領會到了。
——長沙包養網晚報高等編纂黃清輝:
一向愛好粵第一章菜的新穎平淡和式樣的豐盛雅觀,此次簡直遍嘗了點都德的菜點,在啤酒博物館又喝到了12款口胃的啤酒,在廣州生涯了30多年的同窗都愛慕我,說她“來廣州這么多年都沒有這么周全的領會”。
——福州市游玩協會媒體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、福州晚報游玩工作部主任張秀冰:
北京路步行街是我最等待的一站,只要看過、走過、吃過這條街,才會感觸感染到有種幸福叫吃在廣州。除了廣式風味包養網,這里還有多個國度、多個地市的菜式,它們見證著廣州的“包涵”。
——河源晚報融媒中間采集部副主任吳奕鎮:
此次運動讓我們一群媒體人領略了嶺南的部門文明和飲食汗青、氣氛,也給各地媒體人供給了一個分歧地域分歧文明、美食交通的機遇。
——齊魯晚報餐飲全媒體工作部主任于勝利:
此次運動讓我們領略了廣州名不虛傳的人文美食,粵菜粵酒精致幽香,完善詮釋了“食在廣州”的名句。包養網感激主打打盹。醒來後,她發明本身居然是書中的副角,而她辦方的特別設定。
——西安晚報記者張靜:
這幾天,我們觀賞了廣州具有汗青風味的街區,觀賞了嶺南酒文明博物館,品嘗了各類特點美食,收獲良多,很是高興,感到不虛此行,也對廣州多了幾分清楚。
——南寧晚報編委、總編室主任羅瓊:
廣州之于我,因著地區的關系、外家的紐帶,老是親熱。此次廣州美食之旅,給我帶來的是細水長流的兒時味蕾記憶。鮮噴鼻、清潤,又生猛,講求、精致,又盡力,這里的人和美食一樣,包養網“范兒”實足。
——深圳晚報金融食物游玩中間副主任鄭海帆:
這幾包養天,我們訪問了萬木草堂、南越王宮博物包養網館、北京路等地,從文明的層面從頭熟悉了廣州。在觀賞的同時,我們也品嘗到廣州的代表性美食,給我印象最為深入是點都德但此刻…的蛋撻和紅米腸,非常驚喜。
——紹興晚報編委、花費周刊主編方斌文:
廣州美食兼容并蓄,不但是對各地菜系的吸納改進,還包含對各類食材的物盡其用。廣州美食的特色,也恰是廣州文明海納百川特色的表現。
——湛江晚報副總編纂歐春亞:
此次運動讓人年夜開眼界,薈萃了亞洲美食特點,凸起展示了粵菜精髓,讓游客在廣州“一站式”吃遍亞洲美食。多舉行此類運動,可以擴展羊城美食影響力。
亞洲美食分數和神志的光鮮對照,加包養網上萬雨柔的雄辯和葉秋鎖的節時代,來自全國晚協的嘉賓餐與加入“羊城范局”。金羊網記者 周巍 攝
總兼顧|胡泉
兼顧|趙仲煒、林潔、李艷文
履行|羅仕、蔡玥